探討英文修辭手法的運用與翻譯
時間:2012-07-12 09:42 來源:博文翻譯 作者:vikayau 點擊:
次
語言是表達思惟的工具,修辭則是語言表達的藝術。使用修辭格的目的是為了使語言更加生動形象、光鮮凸起;或者使語言更加整潔勻稱,調子鏗鏘,加強語言表現力和感染力,引起讀者豐碩聯想的效果。英語和漢語都有悠久的歷史,也都具有非常豐碩的修辭方式。因為東、西方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漢語言在修辭格局上顯然存在著既相一致又有區別的特點。熟悉並瞭解英漢兩種語言修辭格局的異同,找出二者各自的特點,有助於我們在英漢語言轉換過程中準確理解原文的修辭手法,並在譯文中準確使用,從而忠實地表達原文的思惟和風格。以下舉例淺談英語修辭格在翻譯方面的基本原則及方法:
一、直譯法
對於英漢兩種語言中相類似的常用修辭格,~I1:simile(明喻),metaphor(隱喻),metonym(借代),personification(擬人),hyperbole(誇張),irony(反語),pun(雙關),rhetoricquestion(設問)等。在翻譯中當然應當盡可能採用直譯的方法,即在用詞和修辭結構上都與原文保持一致,做到形神皆似。舉例如下:In his dream he saw the tiny figure fall as a fly(simile)在他的夢中他看見那小小的人影像蒼蠅一般地落了下來。
Life is an isthmus between two eternities.(Metaphor)糊口是永恆的生死兩端之間的峽道。
Sometimes the pen may be mightier than the sword.(Metonymy)有時文人比武士更有氣力。
The sun smiled down on the green meadows(Personificatian)太陽向著綠茵茵的草地俯首微笑。
The ancient wilderness dreamed,stretched itself all open to the sun,and seemed to sigh with immeasurable content.(Personification)古老的荒野做著夢,直挺挺地躺在太陽下,似乎無窮知足地歎了口吻。
The winds from the east go tearing round the mountains like forty thousand devils.(Hyperbole)從東方吹來的風猶如百萬個魔鬼在那些高山附近疾走猛闖。
This diligent student 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month.(Irony)這個勤奮的學生每個月讀書時間不超過一小時。
Make your every hello a real good—buy.(Pun)讓你的每地聲“哈”都真的物有所值。
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or we shall hang separately.(Pun)我們必需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否則我們將被一個個地絞死。
我們發現,以上各句中的英語常用修辭格都能找到與之相對應的漢語修辭格,它們不管在結構上,或修辭作用上都彼此十分相似。
二、意譯法
在很多情況下,由於兩個民族的糊口環境、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和美學觀的差異,以及對於某些英語中常用而漢語中不用或罕用的修辭格,需要採取意譯的辦法,正確表達原文的思惟和精神。
1.轉換修辭格
原文運用了某種修辭格,有時在翻譯中需換用另一種修辭手法,以忠實原文風格,並保持語言感染力。這類修辭格主要包括:oxymoron(矛盾修辭),Zeugma(軛式搭配),以及alliteration(頭韻)等。英語中常用而漢語中不用或罕用的修辭格,翻譯時在漢語中找不到相對應的修辭格,不能機械照搬原文。
1)英語中oxymoron(矛盾修辭)是兩個意思互相矛盾或互相排斥的詞語緊密地聯結在一起,組成句子描述一個事物或表達一種思惟或說明一個道理。
例:Speaking silence.dumb confession(幹言萬語的靜默,默默無聲的坦白)
A being darkly wise,and rudely great.(愚昧地智慧,拙劣地偉大)
將以上兩句採用英語矛盾修辭的兩句譯為漢語時改為排比和 強。
又如:laboriouSidleness令人煩厭的閒散(直譯:辛勞的閒散);
a living death半死不活(直譯:活著的死);sweet sorrow憂喜參半(直譯:甜美的悲傷);proud humility不卑不亢(直譯:驕傲的謙卑);cruel kindness貽害不淺的仁慈)。
這種修辭格在漢語中是罕見的。良多情況下,英漢翻譯時不能照字面意義和語法結構直譯而需要根據上下文仔細推敲,靈活處理,以使譯文流暢易懂,符合漢語習慣。
2)英語中的Zeugma(軛式搭配)是用一個詞(動詞、形容詞或介詞)與兩個以上的名詞搭昆,兩個名詞在意義上不相干或第二個名詞與動詞或形容詞等不能構成天然搭配,但卻因借助前一個詞的正常搭配而被讀者接受。漢語沒有這種修辭格。英漢翻譯時,只能根據詳細情況換用恰當的漢語修辭方式。
He caught a coldand abus.
他遇上了公共汽車,於是也遇上了一場感冒。
Theman stoodin a high placeand ahighmanner.
那人站在高處,立場傲慢。
以上兩句採用英語軛式搭配修辭法,譯為漢語時改為漢語粘連式(粘比式)修辭法。
又如:
She opened the dor and her heart to the homeless boy.她為這個無家可歸的孩子打開了自己的大門,也敞開了自己的心扉。
The plane bmught them food and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飛機帶來了食物和藥,也帶來了政府的關懷。
3)英語中Alliteration(3l~韻)是在一句話中,或一個詩行中,用了幾個以同樣字母開頭的詞。這一修辭格也是漢語所沒有的。因此,翻譯時也要根據詳細情況盡可能地換用其他漢語修辭格。
He is allfire and fight他怒氣衝衝,來勢洶洶。
From their slopes flow streams feeding the oases strung along the rim ofinlan d deserts.
條條溪水,潺潺而下,潤澤滋潤著鑲嵌於內陸沙漠邊沿的片片綠洲。以上兩句採用英語的頭韻修辭法,譯為漢語時分別改為漢語對偶;漢語疊詞、象聲詞等修辭法。
又如:
To Pledger,after three years of walking an d waiting,it felt good to be back at his trade again.
對於普萊傑爾,經由三年的東奔西走,朝夕盼望,現在又歸來幹自己的老本行,真是好極了。
2.轉換比喻形象
在處理英語修辭格句子的翻譯時,另一個值得留意的題目是有時必需更換比喻的形象。這是國為有很多用做比喻的形象在兩個民族中概念不同,還有少數用做比喻的事物是從特有的典故中來的,彼此差異很大。
astimidas a rabbit.膽小如鼠。
此例中兔子(rabbit)的形象在中國人心目中是靈敏的象徵。成語中有“動如脫兔”。英語民族以為兔子是膽小的象徵。翻譯時最好根據漢語習慣譯為“膽小如鼠”,不要譯成“膽小如兔”。
as stubbom as a mule.強得像頭牛。
此例把用來比喻的事物mule(騾子)改譯為“牛”,這樣符合漢語習慣。試看漢字“強”怎樣寫,就可以知道中國人心目中代表頑固的是牛,而不是騾子。
to work like a horse.像老黃牛一樣幹活。(不能譯為“像馬一樣幹活”)
like a duck to water.如魚得水。(不能譯為“如鴨子得水”)
like a drowned ra【.像落湯雞。(不能譯為“像落水的老鼠”)
hungry as a bear.像只餓狼。(不能譯為“像頭餓熊”)
3.引申詞義
在翻譯英語某些用了修辭格的句子時,往往要引申詞義。有時按照字面意義和語法結構直譯出來會使人感到彆扭,甚至不解。為了使行文流暢易懂,要留意詞義的選擇和引申。
例1 He swallowed his pride and a cough lozenge.他克制住傲慢心情才吞下咳嗽糖片。
此例中動詞swallow與a cough lozenge搭配時取字面意思“吞下咳嗽糖片”,與his pride搭配時取引申(figurative)或詞義轉移(transfer of meaning)之意“克制住傲慢心情”。
例2My heart is full of empty.我滿腹淒涼。(empty的詞義澤為淒涼,不宜譯為空虛)
例3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ms.每個人的糊口都有甜有苦。這裡把roses(攻瑰)和thorns($/])兩個詳細形象引申為兩個形象所代表的屬性:“甜”和“苦”。
引申義是英漢翻譯時常用的一個手段,在處理英語修辭格時,更要留意詞義引申。
4.增加用詞
增加用詞就是在翻譯時按意義上或修辭上和語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詞來更忠實地表達原文的思惟內容,這也是英語翻譯時最為常用的方法。
例1 rhe messenger was not long in returning,followed by a pair of heavy boot that eanle bumping along the passage like boxes.
送信人不久就歸來了,後面隨著一個穿戴粗笨鞭子的人,在過道裡走得咯噔咯噔亂響,像動彈的箱子一樣。
此例中a pair of heavy boot(-雙粗笨的靴子)屬於英語修辭格Metonymy(借代),譯文加詞為“一個穿戴粗笨靴子的人”;bumping(碰撞)屬於Onomatopoeia(擬聲)譯文增詞為“咯噔咯噔亂響”;Like boxes(像箱子一樣)屬於similes(明喻),根據上文增加“動彈的”三字,就通順易懂了。
例2Then Lieutenant Grub launched the old recruiting routine,“See,s e and serve!,,於是,格拉布上尉開始說起招兵的老一套了:“見見世面,攢點錢,為國家出點力!
此例主要修辭手法是Alliteratian(~韻)。See,save and seJ 在用作不及物動詞時,賓語實際上隱含在動詞後面,譯成漢語時需要把它表達出來。因此譯文中分別增加了“世面”、“錢”、“國家”三個詞。
加詞翻譯的原則是所加的詞原文固然沒有,然而卻包含了這層意思。加詞以後能更清晰地表現原文的思惟韻味,又不增加新的意思。
綜上所述,在翻譯中處理英語的修辭格,應盡可能使用結構相同、含義也一致的漢語語句,以忠實于原文。退一步講,就要採取轉換修辭格、更換比喻形象、引申詞義或增加用詞等方法,盡可能以某種符合漢語習慣的修辭方式,來保持原文的表現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