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2日,博文
翻譯公司據《新快報》報導,致公黨廣東省委會調研發現,廣州高校文化教育中存在較嚴峻的中英文化失衡現象,學生大多知道耶誕節的來歷,卻不知道中國歷史名人的英文翻譯,竟把Mencius(孟子) 翻譯成“孟修斯”。在調查的8所高校中,大多數外國語學院院系沒有開設任何形式的中國文化選修課。因此,課題組建議,從政策引導、大綱制定、教授教養研究、教材編寫、教授教養和課外流動等幾個方面下功夫,改變目前中國文化教授教養失衡的現狀。
把Mencius(孟子) 翻譯成“孟修斯”並不是件新鮮事,早在上個世紀末,一個聞名譯者在翻譯一本聞名的書時,就把Mencius(孟子)譯成“孟修斯”。此後,翻譯界又鬧過“桑卒”(孫子)、“常凱申”(蔣介石)一類的經典笑話。致公黨廣東省委的調研,為這些笑話做了一個注腳:諸如斯類的錯誤,很大原因在於教育中中國文化內容的缺失。
實在這個缺失並不僅僅是高等院校外文專業的題目,而是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學校教育到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題目。題目的嚴峻性也不僅僅是把Mencius 翻譯成“孟修斯”,而是大部門學生除了知道孟子這個名字之外,根本不知道孟子對於中國文化意味著什麼。絕大多數人對於孟子的理解就停留在中國歷史課本上那百把字的先容。可以這麼說,如今良多文史哲專業的從業職員,真正開始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實際上是在上大學之後,良多東西,可能在傳統教育中,十歲以前的學童就已經把握了。先天不足,基礎不牢,即使人文學科的研究者,人文知識和素養也相稱有限。種種原因造成了本日莘莘學子即便知道“孟子”、“莊子”和“老子”,卻不知曉《孟子》、《莊子》和《老子》。
但這還不足以完全說明為什麼有人把Mencius 翻譯成“孟修斯”,由於現在的學生,對於外文學習投入了巨大的時間和精力。對於西方文化中的標誌性的人物Aristotle, plato,十個學生有九個都知道是亞里斯多德和柏拉圖,犯錯的可能性不大。同為中國文化的符號性人物,Mencius為何就不為人知曉呢?這不是一個技術性的題目,而是表明了在國人心目中東西方文化失衡的現實。自近代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在本土的影響就一直下降。到了今天,傳統文化即便是在知識的層面,瞭解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在教育中,所謂的“中國文化教授教養失衡”,只是表像,其根本在於文化失衡。
孟子作為傳統儒家文化中的亞聖,其影響可想而知。在今天,他同儒家思惟一起,變得佈滿爭議,這倒不是壞事。樞紐的題目在於,對於我們的傳統文化,不管是認同仍是批判,條件必需是一定程度的瞭解。從這個意義來說,改變“中國文化教授教養失衡”的現狀,確有其現實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