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提交翻譯需求

  • 00.00 HKD
  • 0000-00-00
  • 您現在的位置:博文首頁 > 翻譯技巧 > 深圳翻譯:“全球語”決定或影響思維嗎?

    深圳翻譯:“全球語”決定或影響思維嗎?

    時間:2012-03-21 19:35 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據博文深圳翻譯瞭解到,英語是全球化時代人們的“母語”,這一點不必懷疑。它不是世界上第一個泛起的通用語,卻毫無疑問是第一個世界性的、為全球所接納的通用語。學術研究分枝龐雜,學者為積極介入全球對話必需用英語發表作品。學術思惟觀念的傳播之所以空前迅速,互聯網的功勞固不可沒,英語的普及也同樣重要。若沒有英語“閱讀” 能力,受到的羈絆無異於不能上網。但是,假如不會用英文“寫作”的話,情況也是如斯嗎?   這一假定背後的邏輯很簡樸:用英語寫作,用最新學術成果使用的語言對其作出回應,能迅速得到同儕的關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假定忘了一個重要前提:他們的英語必需既“信”且“達”。可惜良多母語非英語的學者,學術作品中泛起的英語既不“信”也不“達”。   的確,以英語為母語的學者未必都能達到以上兩個要求,但他們泛起這種題目的原因卻很簡樸:“說”不清晰,由於他們沒“想”清晰。當母語為非英語的學者泛起詞不達意時,可能也會被理解為思維混亂。但事實上,這往往只是個單純的技術題目——用英語表達思惟力不從心而已。迄今為止,英語是世界上傳授最廣的語言,良多人從小就開始學習。長年的學習和廣泛的閱讀很可能讓他們自認為也能用英語寫作。然而,把英語把握到能表達自己最蘊藉、最複雜的意思,這樣的人少之又少。   母語寫作vs.英語寫作   相對於英語而言,母語寫作有如下好處:首先,學者可專注于論證本身,而不是費心於如何用好異質媒介來表述論證過程,如斯便會促進思維的敏銳性和精確性,還可以節省時間。這並不像聽上去那麼微不足道,由於它意味著學者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等本職工作中去。其次,母語為非英語的學者用英語寫作,會在不經意間導致自身語言和文化的枯竭。一門語言缺少豐碩的學術文獻,會削弱其學術話語的基礎。不管如何,進入全球學術界不能以削弱本國學界為代價。   最大的危險往往最不易覺察。這個危險在英語寫作中就是,英美傳統中的邏輯和推理形式會強迫所有的概念建構向自己看齊。好比,研究當代中國社會儒學復蘇的中國學者,會無可奈何地把自己的論證以及儒家思惟嵌入約翰•穆勒的邏輯和修辭中。之所以說“無可奈何”,是由於推動他們這樣做的氣力可能隱在英語、英語的語言結構和基於經驗的推理過程中——英語的語言結構反映的恰是基於英美社會經驗的推理過程。   母語寫作也並非合用於所有人,兩大群體就是例外。一是在英語國家做老師、搞研究的人。他們天天都要用英語和同事、學生交流,所以很可能覺得用英語寫作比用母語寫作更加自如而高效。二是以其母語寫作的學術成果很少或根本就沒有的人。對他們而言,要白手起家自創必須的語言表述和結構,反而可能會有反效果。   從思維到語言   語言決定或影響思維嗎?19世紀,德國博物學家洪堡曾說過,語言的多樣性不應被歸結為物體名稱的多樣性。語言還反映了看待物體的不同視角。世界本身以及我們見聞的豐碩程度與語言的多樣性成正比。語言的多樣性擴大了人類生存的邊界,為我們帶來新的思索方式和感知方式。   繼續洪堡衣缽的在當代也不勝枚舉。法國當代哲學家芭芭拉•卡桑(Barbara Cassin)創造了“全球語”一詞以刻畫社科界盛行的那種中性、枯燥的英語。比利時哲學家弗朗索瓦•奧斯特(Fran?觭ois Ost)更進一步。在其著作《對多語主義的辯護及闡述》(Défense et illustration du multilinguisme)中,他對《聖經》巴別塔的故事進行了重讀,指出上帝將眾多語言強加給眾人,並不是懲戒,而是救贖。通過賜賚人類多樣的語言,上帝把人類從一個“極權主義”語言和意識形態中解救出來。   怎樣才能在多樣性和知識傳播並重的這兩種需求之間保持平衡?獨一可能的解決之道便是翻譯。   理想境界:學者—譯者   翻譯有多種形式。電腦的泛起使機器翻譯曾被鼓吹為大勢所趨。然而50餘年後的今天,機器翻譯仍未變成現實。事實上,涉及出版作品時,一項被稱作“電腦輔助翻譯”的實踐便替換了機器翻譯。作者因此常常被要求降低作品難度以便電腦加工。顯然,這不符合學者的利益。   更公道的方法是借助于專業翻譯。題目在於怎樣找到合適的譯者。這裡,我們不妨先訪問一下國際譯聯的網站(http://fit-ift.org),點擊“會員”就可以獲得會員名單及認證系統。具備專業技能的譯者,尤其那些願意和作者探討相關技術難點的譯者,他們的翻譯都會相稱可靠。   社會科學翻譯專案研究表明,最完美的社科譯者就是該領域的學者,該項目由美國學術協會理事會發起,福特基金會贊助。專案的成果之一是推出了《社會科學文本翻譯指南》(www.acls.org/programs/Default.aspx?id=642,有英、漢等版本)。這裡的假定是,一個學者習得翻譯技巧比一個譯者把握一個學術領域要輕易。必需承認,培養這樣的學術譯者是需要假以時日。不外如今已經有了先河: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復旦大學聯辦了為期三周的學術翻譯培訓專案(www.confucius.ucla.edu/languageprograms/translationworkshop.htm)。該項目由孔子學院贊助,在復旦大學進行授課,至今已有三年,旨在為研究生提供對本領域學術文章的必備翻譯技能。項目實行雙軌教授教養,漢譯英和英譯漢分別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文化系胡志德教授(professor Ted Huters)和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鄧正來教授負責。一旦這個項目如雨後春筍般在全球發展起來,並且當大學承認學術翻譯也是學術流動時,在不遠的將來,學者便能從通用語及其文化的枷鎖束縛中解脫出來,將真我展現給世界。   Michael Henry Heim(作者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斯拉夫語言文學系教授;林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