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病號挺“特殊”
看病帶“翻譯”,醫生單獨“開小灶”,掛號交費有人幫跑腿,拍片上藥全程有人陪……
什麼病人來頭這麼大?他是位聾啞人。
近日,60歲的周大爺晨練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腳踝腫得饅頭高,一瘸一拐地來到瀋陽市骨科病院看病。在分診處,導診護士問大爺想看什麼科,大爺一個勁地比劃,卻說不出來。護士意識到,這是位聾啞人。眼見溝通不了,大爺急得擼起褲腿,露出傷腳,使勁地比劃。
分診都這麼難,看病可怎麼辦?導診組長見此情景,專門派了一名導診護士,全程陪大爺看病。
在成骨門診,出診醫生高桂玲接待了周大爺。同樣的病情,普通病人可能3分鐘就問清晰了,但是聾啞人則不行。好在周大爺識字,醫生單獨給周大爺“開小灶”,倆人一字一句進行了15分鐘的“紙上問診”。
隨後,周大爺要去做X光片,小護士替大爺當起了“嘴”和“腿”,替大爺交完費,又陪大爺去拍電影、取電影。好在大爺只是扭傷,沒有傷到筋骨,按時敷藥換藥就可以了。醫生細心地把敷藥方法、留意事項等,逐一寫在了紙上。
聾啞人看病成挫折
在紙筆交流中,周大爺告訴記者,由於自己是聾啞人,要是沒有家人陪,根本不會來看病,生病就忍著。這次老伴到外埠投親,家裡就剩自己,腳疼得受不了,不得已才一個人來看病。幸虧趕上了這些熱心耐心的醫護職員。
昨日,記者從深圳翻譯公司瞭解到,像周大爺這樣的聾啞人在瀋陽有7.4萬。而能像他此次一樣順利完成就醫的,卻非常少。因為無法和醫生順暢地溝通,他們普遍面對就醫難。
“給聾啞人看病難在溝通,看病本身就是一個醫患互動的過程,醫生必需要詢問清晰病情、症狀、病史,這些資訊病人自己最清晰,而多數醫生看不懂手語,想瞭解清晰這些資訊非常難題。”沈城某三甲病院醫生表示,曾經碰到過一位病情比較複雜的聾啞人,即使通過紙筆也溝通不順利,無法完成診斷,只好讓病人帶上能翻譯手語的親友下次再來。
該為他們做些啥?
“但願病院的醫護職員能有幾個懂手語的。”
“最好有一些社會公益組織,提供手語翻譯服務,能夠陪伴咱們聾啞人就醫,或者辦事。”
“聾啞人看病時,能不能有門診綠色通道?”
“但願會手語的人能再多一些……”
在採訪中,很多聾啞人朋友向記者表達了上述願望。
這些願望很難算得上是奢求,可實踐起來卻需要人們有心為之。比擬普通人,聾啞人只是少數群體。但是,當多數人自覺自願甚至自發地步履起來,興奮願意為這些需要匡助的少數人付出能力範圍內的經濟本錢和時間本錢,讓他們享有多數人同樣的權利和利便,或許恰是文明社會最誇姣的一個標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