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成軸心 翻譯題目多
我在良多場合都在講現在翻譯出版領域的題目。翻譯工作假如圍繞出版軸心轉,不是不可以,但會帶來種種題目。在出版和翻譯者的關係中,翻譯人往往沒有決定權。稿費太低,挫傷了譯者的積極性。出版社為了搶時間,給譯者的時間太緊,也會影響品質。當然,也有的譯者水準有限。現在,出版社的編纂也沒有時間精力去做很細緻的後期工作。就拿稿費題目來說,國家新聞出版署在多年前曾經出臺過相關的著作版權法令,當時有給了一個大約是每千字20~60元的翻譯稿費參考數值。這麼多年過去了,出版社仍在按照這個尺度給譯者稿費。
在國外,出版行為比較成熟,有自身平衡的機制。各種層次的作家、譯者、讀者都有。所以,出版各種類型的圖書,雖不至於發財,也不至於餓死。在國外,有文化基金會等資助機構會出資資助這些很難盈利,卻很有文化保護培育價值的出版行為。而在中國,應該說晚清以來,總的傳統是尊重翻譯家的。但現在來看,翻譯者的工作換不來實際的名和利。不僅稿費低,也不能靠這個工作得到應有的肯定。在
深圳翻譯公司體系體例內,翻譯作品不能算作教授們的學術成果,這打擊了很多年青人的積極性。現在有錢人傾向於投資到體育、片子這些能盈利的項目中。文化多是為了搭台讓經濟唱戲。實際上,真正的文化是難以帶來貿易利潤回報的。以貿易的邏輯很難真正做好文化事業。
現在翻譯界人才青黃不接,尤其是小語種的文學翻譯人才。除了英語以外,學習小語種的人很少做翻譯工作。這就使得良多好的作品難以推出。解決這個題目是個長期的工程。要真正給名、給利,讓有心做翻譯工作的人能在這個行業生存下來,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吸惹人才。在大學外語系,在課程設置上要加強文學翻譯練習,尤其是要鼓勵外文教師們從事
深圳翻譯公司工作。收拾整頓翻譯亂象,這不是個人的行為,而是涉及多方面改變的題目。
過了四、六級,可以搞翻譯?開玩笑!
翻譯的重要性不問可知。但是,現在翻譯工作存在很大的題目。學外文的人數一直在增加,但是翻譯的品質卻一路在下降。當下學外文的前提很好,但真正精曉的人很少。良多翻譯作品,根本經不起對照。從文化治理部分到普通庶民,對翻譯工作最大的曲解就是以為“只要懂外文,就能搞翻譯”。有些人甚至以為有了英語四、六級證書,就可以做翻譯了,更是開玩笑!這種熟悉使得翻譯工作的報酬極低,真正有水準的人根本不做翻譯,翻譯工作都交給了一些缺乏專業資質的人做,如斯陷入惡性輪回。搞翻譯,不僅要外文好,中文也要好,還需要有廣闊的知識面和文學天賦。以前為何有一批搞翻譯的大家泛起?由於他們的國學功底好,除了會外文,同時也是作家、詩人。
2006年開始,教育部開始在包括復旦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河北師範大學在內的三所院校開辦翻譯專業試點。2007年,又開始培養翻譯專業碩士。到現在,已經有160所院校開始招收翻譯專業碩士。這一方面說明了現有的外語學院不能培養專門翻譯人才的事實,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下社會對專業翻譯,尤其是筆譯的迫切需要。現在的題目是,固然翻譯專業都在成立,但卻有相稱的院校沒能力培養真正好的翻譯專業碩士。不管是在培養方式仍是在招收學生水準上都面對很大的挑戰。在學術型院校,對理論素養要求高,而翻譯專業則是以實踐為重的專業。在教授教養中如何讓學生真正實幹起來是個題目。招收進來的研究生,中文、外文水準都不夠厚實,兩年的時間,語言打底都很緊張,更別談其他學科的綜合積澱了。當下,大家對翻譯品質的訴苦非常多,但是這不是短時間就能解決的題目。翻譯人才的培養何其艱難,這裡面有學校培養的題目,有本人的題目,還有社會層面的題目。
林紓、嚴複這樣的翻譯家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產物,是不可複製的。當下大學教授們面對著翻譯作品難以算為科研成果的困境。這個題目實在很輕易解決。翻譯本身就是創作。讓相關的專家進行專業的評審評估,建立評審軌制,給高品質、優秀的翻譯作品以應有的承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