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提交翻譯需求

  • 00.00 HKD
  • 0000-00-00
  • 您現在的位置:博文首頁 > 翻譯資訊 > 提升口譯能力要從電影字幕翻譯做起

    提升口譯能力要從電影字幕翻譯做起

    時間:2012-09-24 13:38 來源:深圳翻譯公司 作者:vikayau 點擊:

    翻譯,這不是翻譯家的事嗎?至少是行家的職責呀!你可能會這樣說。實在,翻譯事業,人人有責。而且,我們大多數中國人學外語的方法和途徑就是翻譯,使用外語的方法也是翻譯。因此,我們要更多地從翻譯入手學外語,學外語的過程中也要更多地做翻譯,不論是處於低級水準,仍是處於中級或高級水準。
    本文摘取13例外國片子的漢譯,一是但願大家對翻譯更感愛好,二是但願大家從中得到翻譯方法的啟迪,以直接或間接地服務於大家考試(中級和高級口譯崗位資格證書考試)中的翻譯。
    翻譯貴在理解。只有理解了原文,才能使譯文忠實于原文,才能使譯文通順易懂。而理解原文的鑰匙便是原文的語境、功能、聯繫關係這三大要素:這剛好也是三條根本的語用原則。下面請看譯例以及我們的短評。歡迎參加我們的討論。


      1. You're a pal!(選自片子Presumed Innocent)
      你真夠朋友/你真夠哥們!
      短評:我看到片子字幕是“你是一個朋友”,這句譯文是判定或闡述,而原文是抒懷(屬於“表達類”言語行為)。可見,好譯文要翻譯出原文的交際功能。


      2. I am ready to pop.(選自片子Liar Liar)
      我要爆炸了/我的肚子要裂開了。
      短評:這是對“還要吃點嗎?”的應答,因此是禮貌拒絕的功能。那麼,翻譯成“吃不下了”、“再吃就要爆炸了”也算合格。根本不能像字幕那樣翻譯:“我預備引爆。”


      3. I am in the book business.(選自片子You've Got Mail)
      我是做圖書生意的/我是書商。
      短評:片子字幕是“我在書生意裡”,一是漢語不隧道,觀眾不知所云;二是沒有翻譯出原文的功能:原文是先容自己的職業,相稱於“我是醫生/教師”。


      4. I owe you my life.(選自片子The Count of Monte Critsto)
      我欠你一條命/我這條命是你撿歸來的。
      短評:片子字幕是“我這條命是你給的”,豈有此理!命乃父母所賜。原文的功能是致謝。因此,若譯為“我欠你一大筆人情”或“以後用得著我儘管說”也比 “給”字句好些。


      5. She never called me at home.(選自片子Presumed Innocent)
      她從不在家給我打電話/她不在家裡跟我打電話。
      短評:片子字幕說是“她不跟我家打電話”。固然英語語法有一定的恍惚性,但是根據劇情應該是“她在家……”。語言交際的推理要以最佳聯繫關係為原則。


      6. That's the thing nowadays.(選自片子Liar Liar)
      現在就時興這個/眼下就流行這個。
      短評:一女子對男友說及面前的一件漂亮的時裝,這句話固然恍惚但是不能譯成字幕上的“現在就是這


      7.You zag.(選自片子Fair Game)
      他們左,你就右/他們這樣,你卻那樣。
      短評:原文猶如漢語的拆文解字,把zigzag拆成兩個臨時造詞,表示不一致。不能把原文譯為“他們這樣‘之’字型,你卻那樣‘之’字型”。這樣觀眾就雲裡霧裡了。


      8. I don't want us to end up enemies.(選自片子Presumed Innocent)
      我不但願咱們鬧翻/我不但願以互相為敵而告終。
      短評:片子字幕的譯文是“我不但願幹掉敵人”。原文末尾固然是成語化的簡潔,但是根據最佳聯繫關係的原則仍是可以推理為“鬧翻”或“為敵”的譯文。


      9. Do you mind if I borrow this chair? - Yes, I mind.(選自片子You've Got Mail)
      我借這把椅子坐坐可以嗎?——不行的/不行不行。
      短評:字幕是“……介意嗎”和“……介意”。作為禮貌的套話,do you mind應該譯為“好不好/行不行/你願不願意……?”當然,片子裡女主人公的拒絕是標記性的,是不太禮貌的。


      10. I saw something I could never have seen.(選自片子Ghost Ship)
      我看見了,真稀奇/我看見了一個前所未見的東西。
      短評:原文相稱於I saw a strange thing,因此,不能譯為“我明白了,原先不明白的”。當然準確的理解是離不開語境(情景和上下文)的。


      11. You're cleverer than you look.(選自片子Brave Heart)
      你真智慧,看不出來/沒想到你的腦子還很好使。
      短評:字幕翻譯是“你比你看上去的智慧一些”,我的一些學生也這樣譯,離錢鍾書先生提出的“化境”十萬八千里。就是說該譯文的漢語不隧道。


      12. The tea is served, Madam.(選自片子The Princess Diaries)
      茶好了,太太/請用茶,夫人。
      短評:這是女傭對女主人說的話。片子字幕是“茶水端上來了”,這是宣告或通知,而原文是禮儀性交際空缺填充(不說話顯得不開心不默契),是獻茶的邀請(相稱於please)。譯文不能泛起語言功能的曲解或錯位。


      13. Please come here. I beg. In the name of Christ.(選自片子Brave Heart)
      請過來吧,求你了,快點吧/過來,過來,過來吧我的小祖宗!
      (求你了,過來吧,看在基督的份上!)
      短評:原文的末尾是哀求或命令的強勢語,與基督或基督教沒有涓滴聯繫關係。再看字幕翻譯:“請過來,我求你,以基督的名義。”我國的主流文化長短宗教文化,難怪這樣的譯文不隧道。叫孩子“小/老祖宗”倒可以,《紅樓夢》裡賈母等人就是這樣叫寶玉的。


    片子翻譯要從語境、功能和聯繫關係切入才能達到準確的理解和通順的譯文,考研翻譯和口譯資格證考試也莫不如斯:大凡泛起題目的譯文,不論是曲解了原文的字面義仍是內涵義,也無論是譯文表達欠通順仍是欠隧道,大抵可以說是沒有把好原文的語境、功能、聯繫關係的脈衝之故,這裡恕不逐一贅述。


    上面都是一些不太成功的翻譯,是不是我們的翻譯都不行呢?當然不是。也有一些譯的不錯的,例如:沙博裡將《水滸傳》譯為:Outlaws of the Marsh(池沼地上的亡命之徒)。我們來看看outlaw 的英文釋義:An outlaw is a criminal who is hiding from the authorities. (OLD-FASHIONED) 這裡把outlaw 譯成亡命之徒,是否正確?大家共同論之。)楊憲益譯將屈原的《國殤》譯為:For Those Fallen for Their Country,北外出版社將《儒林外史》譯為:The Scholars。這些都是譯者吃透了原文的原意而譯出的好“手藝”。